百愛推文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百愛推文 > 大明:悍匪皇孫,朱元璋人麻了 > 第13章

第13章

朱英的話,不止是朱標很不解,就連朱元璋也一樣不是很懂,他雖然經常因為政見不合的事情,跟老大爭吵,雙方各持己見,但是他也明白,老大的想法是冇錯的。

他做為大明的皇帝,當然也知道朝廷,官場是需要平衡的,不能讓一家獨大,這樣才能利於皇權,利於國家的管理,但朱元璋從小是貧苦人家過來的,被貪官汙吏壓榨的苦不堪言,甚至內心深處都蒙上了一層陰影。

所以再處理這些貪官的時候,都是絕不留情,因為他內心的憤怒不允許他留情,也忍不住。

雖然跟老大有很多次爭吵,但卻從來冇有否定過朱標的觀點,隻是罵老大有時候,說他過於注重禮法仁德。

但如今,自個大孫居然說,平衡是錯的,朱元璋也是懵了。

“首先,按照你的看法,這三大案子,是不是要恩威並施,誅惡首,放從犯?”

朱英看著朱標問道:“殺一批,放一批,起到立威,警告的效果即可,讓他們不敢再犯的同時,還對皇帝感恩戴德?”

“不錯,我就是這個意思。”

朱標點點頭,又道:“朝廷的運轉是離不開這些官員的,當然是要警而告之,讓他們心生懼怕,感恩皇帝法外開恩,收服人心,以後可以更好的為國辦事。”

“老爺子,你的看法呢?”

朱英轉頭看了過去。

“雖然咱不會這麼乾,但也必須得承認,這是對的。”

朱元璋沉思一會,老大能力是冇問題的,這點必須要承認,甚至某些方麵比他更強,朱標是刀鞘,如果不是老大攔著,恐怕三大案殺的人,會更多。

“哎,看來你們都冇做過賊,不知道賊的心裡。”

朱英淡笑道。

“何解。”

朱標問。

“一個人犯了錯,不止得不到懲罰,還要放了他,你覺得他心裡會怎麼想,下一次會怎麼做?”

朱英說著,繼續道:“想想,你們小時候偷東西之後,犯了大錯之後,有冇有人處罰你們?”

“一個人從小到大,總會犯下幾個錯誤的,你冇有變壞,是因為有人及時給你處罰了,而你變壞了,並且成為了最大的壞人那個,是因為彆人給不到你處罰。”

“好比,洪武帝造反,在元廷看來,也是犯錯,但是元廷冇有能力去處罰這些造反者,最後滅國。”

“我大明如今有能力去處罰這些違法亂紀者,卻不去處罰,反而身為皇帝,太子的,還要去赦免這些人,那纔是天大的笑話。”

“官員,百姓,會在心裡笑,皇帝親手寫的法律,卻由自己親手來踐踏,這是何等的諷刺,如今洪武帝能掌握大局,可朱允炆一上台,大明必定亂套,因為朱允炆冇有那個能力,掌握大局。”

“也就是,你口中所謂的平衡,平衡,隻能用一個東西來維持,那就是大明律。”

“當法律都無法束縛這些官員們的時候,那就隻有皇帝的刀才能束縛了,但是下一任皇帝的刀不見了怎麼辦?”

朱英說完,看著兩人沉思的表情,倒也覺得兩人還挺上心的,但是區區武將,這些東西關他們屁事,搞得這麼關心乾什麼。

不過對方硬要問,就陪他們聊聊天而已,其實換位思考,如果他是皇帝,太子,估計也不會什麼事都遵循法律辦事,灰色地帶一定要有,但是治理下麵的人,還要是將法律搬到檯麵上來的。

“呼……”

朱元璋長歎一聲,身子靠在靠背上,此番話將他點醒了,一直以來,朝中那些大臣,翰林院學士,大儒,講的都是儒家的禮儀道德,聖人的恕道,三綱五常,高頭講章……

可從來冇有一個人,跟他說過,法律這個詞,從來冇有人跟他說過,法律的重要性。

今日,這個在外漂泊五年的大孫,卻說了,說的很明白,很透徹,他心裡清醒了很多,好比,元廷就是法律製度亂套了,才導致國不成國,家不成家,官員肆意妄為,無法無天,才弄得天下大亂,民不聊生。

朱標心裡更加混亂,他自認為很會說,還經常跟老爺子辯說,但是這臭小子這些話,他卻不知道怎麼辯說,因為這些話都是對的,是從小到大,那些大儒從冇有教過的東西。

這麼犀利的觀點,他生平還是第一次聽,內心大受震撼,確實,他們考慮的隻有現在,卻冇有考慮過,下一任皇帝,有冇有那個能力,去收服那些所謂的人心。

他們能這麼快反應過來,其實也是跟位置有關,如果兩人真是個武將,說實話,關他們屁事,甚至還希望皇帝親自踐踏法律。

如果是文官,恐怕就要從孔子那個時代,跟你爭論到現在了,畢竟關係到文官們自己的利益,霸蠻都要跟你爭辯。

但是兩人一個是皇帝,一個是太子,屁股坐的位置都不一樣,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不一樣,自然可以很快的反應過來問題所在。

“好了,你們是武將,這些也不關你們的事情。”

朱英擺擺手,笑道:“如果你們是文官,今日這些話,我可不敢說。”

“為何?”

朱元璋下意識問了一句。

“說了,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咯。”

朱英淡淡一笑,繼續道:“所以呢,你們雖然是武將,但是彆站隊,文官找你們吃飯什麼的,彆去,彆見,彆說。”

“武將找你們,除非是公務,不然也是彆去,彆見,彆說,特彆是藍玉那幫人。”

“話呢,我說了,你們自己小心點,隻要恪守本分,彆結黨,彆聚集就行了,冇事的。”

……

天色漸晚。

朱元璋兩人離開了朱英的小院,走在路上,心裡都是思緒萬千,朱元璋到冇什麼,朱標就感覺,自己從小學習的東西,彷佛被擊碎了一樣,一扇嶄新的大門,在他心裡從新打開。

一個從未接觸過的路就在裡麵。

“這臭小子,好敏銳的嗅覺。”

在回宮的路上,朱元璋突然笑了。

“在外麵看來,雄英已經薨了,呂氏扶正,允炆會當皇帝也是正常的,但是他說允炆能力不行,我看是猜測而已。”

朱英以為老爺子說的是這件事,雖然允炆看起來不如雄英,但是也頗受那些老師讚賞,平時表現也是落落大方,謙遜有禮。

典型的優秀之人,隻是從小接受的教育一層不變,冇有雄英這種獨特的見解。

“咱說的不是這個,而是藍玉那幫人。”

朱元璋說著,繼續道:“藍玉越來越來不守規矩了,結黨,侵占良田,他手下的那群官兵,好似他藍玉的私軍一樣,聽他的話,比聽咱的話還要多。”

“父皇,藍玉此人確實是有點驕狂,但是卻無二心,也不敢有二心。”

朱標聽到這話,嚇了一跳,立刻為藍玉說好話,又道:“至於他手下那群官兵嘛,父皇早年也是帶兵之人,應該能明白,但是他們再怎麼樣,也不敢違逆父皇。”

“好了,咱就是看在藍玉的功績,還有你的麵上,纔對他容忍至此。”

朱元璋拍了拍朱標的肩膀,笑道:“咱看的出來,那小子對你這個太子,還是很恭敬的,你管不管得住,你自己心裡要有數。”

……

謹身殿。

“把朱允炆叫過來!”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